8090电影人气:938更新:2021-05-07 09:39:55
文/文刀贰
张艺谋的导演口碑真的称得上是起伏不定。
千禧年之前,张艺谋等五代导演的口碑基本上是扛扛的。
大部分的观众都是认可的,很少有人说难听的话。
特别是张艺谋的口碑,欧洲三大国际电影奖项,张艺谋一个人拿到2个,加上陈凯歌的1个,中国第五代导演算是把中国电影推出了国门。
当然,在五代导演之前的电影从业人员,也一直在努力地把中国电影推出国门。
国内最早开始送选奥斯卡是在1955年。
此后陆陆续续地坚持送选影片,持续至今已有66年。
在这半个多世纪里,国内提名奥斯卡的只有老谋子的《菊豆》《大红灯笼高高挂》《英雄》,而得奖的是一部也没有。
很多观众觉得,没必要去追求奥斯卡。
因为就含金量比起来,欧洲三大国际电影奖项还稍微比奥斯卡好一些。
特别是奥斯卡在前两年把最佳外语片改为最佳国际影片,更能体现出奥斯卡的心虚。
但是在国内电影行业的发展中,追求奥斯卡似乎形成了一种执念,也可能是一种征服。
当然也包括继承于上几代电影人的追求。
中国第五代导演为何能拍出那么多好作品?
陈凯歌的话说出了关键因素。
“为什么好作品都出在贫乏的计划经济年代,等到市场大了,反而这些东西全部销声匿迹?”
他们成长于计划经济年代,此后随着时代变化,市场变大的同时,商业化开始到来。
这种情况,他们不得不接受。
千禧年之初是张艺谋口碑变化的开始。
2000年,李安的《卧虎藏龙》出现,这部影片算是令世界震惊。
从此开始,中国武侠走向了好莱坞,也走向了世界。
这时,张艺谋距离奥斯卡最近的片子是92年的《大红灯笼高高挂》。
近10年时间,再没有一部影片得到提名,更别说获奖了。
李安的《卧虎藏龙》应该是给了张艺谋很大的刺激。
随后不久,《英雄》出世。
这部影片算得上是老谋子口碑分化的开始。
一部分人认为,这部影片仔细一看就是一组绚丽的摄影,并没有实际内容,有形无神。
而另一部分人认为,这部影片是张艺谋的巅峰之作。
此后经过时间洗礼,《英雄》被国外很多人视为神作,一度杀进IMDb前250名榜单,还在时代周刊“2004年全球十佳电影”里,荣登第一。
这种结果,确实褒贬不一。
《英雄》之后,张艺谋送选的多部影片,再也没有被奥斯卡提名过。
也是基于此,因为后续的作品很不符合一些人的口味,张艺谋被越来越多的人攻击。
《十面埋伏》《满城尽带黄金甲》《三枪》等作品被认为不断挑战观众的视觉底线,不断糟蹋 中国文化。
在此之后,张艺谋再次被嘲讽谩骂的是《金陵十三钗》。
这部影片老谋子是花费了诸多心血的。
提前3年签下倪妮,然后把全国选拨出来的十多位“钗”精心培训。
特别是对倪妮的教导,堪比李安对汤唯的教导。
这部影片也是张艺谋继《英雄》之后时隔10年再次选送奥斯卡的片子。
但是结果,提名也没有得到。
在《金陵十三钗》里面,老谋子加入了小说中没有的人物“约翰”。
与此同时,他还请来了好莱坞明星贝尔来饰演他。
在贝尔之前,张艺谋邀请的是汉克斯与迪卡普里奥,但是都遭到了对方的拒绝。
这部影片的剧情还是硬性的中国故事,也是很多人力挺老谋子的原因。
但是在《金陵十三钗》里面,主演是好莱坞明星,
还有里面各位“钗”那些鲜艳旗袍下摇曳生姿的臀部,琵琶相和的南京话,都是西方观众期待的中国元素。
除此之外,大制作的战争戏也不少。
如剧中的那段巷战戏份偏长。
老谋子不仅请来众多实力派当龙套,还请来好莱坞顶级烟火特效团队,该团队负责过《拯救大兵瑞恩》。
再加上被认为孩童化的叙事角度、教堂里垂下的那面象征受保护的红十字旗。
至此,这些元素被部分人认为,献媚奥斯卡的元素配齐了。
当年《好莱坞报道》上曾写了一篇《金陵十三钗》的影评,这篇内容也是让很多人不满,加深了对张艺谋的嘲讽。
内容很是意味深长。
“你或许会觉得,只有最不入流的好莱坞制片商,才能想到在南京大屠S这样惨烈的题材中加入爱情戏,但这恰恰是《金陵十三钗》的主线。”
这一点也是让张艺谋备受诟病。
《十三钗》之后,张艺谋跟张伟平闹掰了。
受此影响的老谋子减少了影片产出,直到《长城》这部影片,他再次遭到恶评。
当初张艺谋接手这部影片也是几经考虑的。
这部大制作影片耗资1.5亿美元,即便是放在今天来看,在国内也是排在前面的。
在这部影片里,到处充斥着好莱坞元素。这也是不满张艺谋那些人所耿耿于怀的。
特效总监菲尔·布莱南,武装设计师参与过《阿凡达》《魔兽》,《谍影重重》系列的缔造者托尼·吉尔睿,武器是《指环王》和《霍比特人》的新西兰维塔产出。
主演马特,是好莱坞巨星兼奥斯卡最佳编剧获得者,然后是刘德华、景甜、佩德罗、威廉......
整个整容,堪称豪华无比。
光看这些元素,基本上跟中 国没有多大关系,除了片名与多位中国演员。
那么张艺谋为何要接这部片子呢?
当年张艺谋也是犹豫过的。
尽管从千禧年开始,他的口碑逐渐两极化,但是他对民族情节一直都是坚信不疑的。
翻看张艺谋过往的作品,其核心就一个,“文化传播”。
所以这次接手《长城》,老谋子想的是“借舟行船”。
因为有个让他无法拒绝的诱 惑,当初经纪公司给他说:“这部影片也许会在全球五千家影院上映,这是第一次由你来做这种大片。”
当时老谋子想着,“浓浓的中国风”只能在商业大片的规律下实现,这也是当时以及目前的现状。
老谋子接手之后,因为编剧也是好莱坞在把控,里面有些情节过于难看,后续在商讨下更改了十几次。
张艺谋力主拿掉白人与中国姑娘的爱情戏,然后更是加入极具中国文化的物品。
如狼烟、烽火、响箭、枷锁等等......
除此之外,还加入了将士用秦腔高唱的《出赛》,讲饕餮来源的动画,“军师”刘德华实验室的水钟、浑天仪和思南。
更改确定之后,剧情里西方来的白人不是英雄,而是来偷火药的小贼,因被军人精神教化开始蜕变。
但是结果,依然不理想。
这部影片在国内的口碑算是崩了,而这一年送选奥斯卡的影片是霍建起的《大唐玄奘》。
当年老谋子接手《长城》时还抱着很大的野心。
“我的终极目标就是未来有一集《长城》全是中国演员,全讲中文,大卖。这才叫真正走出去。我现在是借船行舟,到时不再借你的了,到时全是中国公司投资都成,市场够大了嘛。”
他想着“长城”作为我国的标志性奇迹,也是世界奇迹。
如果《长城》能够成功,就代表着“中国元素”在商业化上的成功。
一旦成功后,还可以继续开发续集《长城2、3、4》,还能扩展到游戏、外装、各种衍生品等。
如果可行,这个过程肯定是漫长的,可能十年、二十年。
他想着,这么长的时间,足以培养出一个大IP,就像《星球大战》系列的成功,最后变成一台吸收创作者和资本、吐出利润和“文化传播”的永动机。
只是美好的憧憬跟结果对比起来,差距很大。
继《长城》大制作商业片失败后,老谋子后面的《影》《一秒钟》《悬崖之上》,似乎又开始回归初心。
特别是这次《悬崖之上》的好口碑,这是老谋子首次拍摄“谍战”系列。
很多人都看过这部影片,目前该片的评分稳定在7.7分,后续应该还有上升的空间。
这部影片不仅突出了老谋子深厚的执导功力,还一如既往地体现出他对于影片精益求精的“巨匠”精神。
一部好的片子,做到这四点基本上就不会垮。
故事完整:这部影片的编剧是《悬崖》的全勇先,在剧情方面,老谋子不用担心。
角色动人:就如张艺谋说的,《悬崖之上》里面只有演员,没有明星。
节奏完美:整个故事直接挑明各方身份,不用观众花心思去猜,还能让观众提着心继续看下去。
画面动人:老谋子的画面是独具特色的,他的大部分片子,在这一块从来没有让观众失望过。
就《悬崖之上》来说,这几点都完整地体现了出来。
这几年,老谋子开始多方面尝试,还有一些过往没有尝试过的题材在拍摄。
这一点,更是体现出他逐渐回归到追求作品本身上的初心。
时间一晃,距离张艺谋口碑变差到如今,将近20年。
但是有一点,就算在老谋子口碑最差的时候,也没有人否认过他的实力。
如今也可以看得到,当他面对口碑崩坏的局面时,从来没有去回击过。
但是当他一部又一部好的作品出来时,就是最有力的回击。
有人称李安为“大师”,称张艺谋为“国师”,这种无形中的对比,其实并不合适。
他们都是对作品有追求的人,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。
老谋子有被冷落的作品,李安同样也有。
就作品本身而言,那些说“张艺谋向奥斯卡献媚”的评价,确实有些偏颇。
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,各方面的尝试都是需要去做的。
如今,回归作品本身的张艺谋,应该是让人无话可说了吧。
看完记得关注@文刀贰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
Copyright © 2008-20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