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1岁张艺谋一年3部电影,《悬崖之上》为何能成五一档最佳口碑

8090电影人气:933更新:2021-05-12 02:56:03

文/紫依

在建党百年之际,主旋律正片还未正式上映之时,一部谍战片已悄悄地拉开了序幕。

不同以往,它没有主打悬疑、烧脑反转和挖掘新奇。

它用最直白的方式,从群像角度来展现,上个世纪三十年代,有这么一群共产主义者,为了信仰和大义,前赴后继、舍身忘死,让人感动。

它就是电影《悬崖之上》。

而电影的导演,是被称为“国师”的张艺谋,这次突破了他自己以往的导演主题,第一次着手这样一部谍战主题的电影。

纵观老谋子近年来执导、监制的电影,均是作出了对其广为人知的风格上,不同的突破。

2017年的《影》,从权谋斗争的角度,将糅合阴阳、水墨的中国风电影艺术设计,推向了国际。

2020年的《一秒钟》,更是为让中国观众,看到了一个在那样崎岖坎坷的独特历史年代里,百姓的生活状态和追求。

他的电影就像一座宏伟宫殿的穹顶,既是展望星空的窗,也是凝望历史的镜。

而这部《悬崖之上》,就是这宫殿最云深处的尖顶,他为谍战这一题材,赋予了更多暴力美学的色彩。

电影从点映开始起,就不断地收获好评。从豆瓣评分可以看到,57.6%以上的观众给出了四星的正面评价。在平台上,好于81%以上的悬疑片,这无疑是一个较高的评价。

《悬崖之上》的票房堪称电影史上的教科书级别的逆袭,从5月1日假期第一天,《你的婚礼》以1.36亿票房力压群雄,以强大的排片率碾压其他13部同档期影片开始,它就以7.7分的良好口碑默默发力;直到假期第3天,无论排片率、上座率,甚至票房,都全面赶超。

就连5月9日唯一的一天休息日,它的票房都呈上升趋势。

可见,酒香不怕巷子深。

国师 好口碑 悬疑题材 谍战元素 张译&于和伟的豪华明星阵容,多种因素齐上阵,想不爆都难。

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,《悬崖之上》触动人心的点,究竟在何处?

国产谍战片的下一棒,《悬崖之上》成功接住了

若问五一档有哪部电影最值得期待,非张艺谋的《悬崖之上》莫属了。

一来,这么多年来,老谋子的电影从未让人失望过,毕竟是国师;

二来,谍战片算是他从未涉猎过的题材,毕竟之前拍的多是商业片,这次究竟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,让人莫名期待。

三来,演员阵容超级豪华,演技不拉垮,也就是说,即将故事讲得不好,单看他们的表演,也很能震撼。

没想到,《风声》上映12年后,国产谍战片的下一棒,《悬崖之上》成功地接住了。

这应该是张艺谋近5年来最稳定的一次发挥,也大概率是今年五一档最能看的一部电影。

原来的那个张艺谋似乎回归了,从《一秒钟》开始,再到《悬崖之上》,这种变化尤其明显。

相比《一秒钟》有意反抗某些世俗,圈内潜规则,逆商业片思路的初心,《悬崖之上》就显得没那么必要,纯粹是秀一把工匠手艺,没野心探索谍战片的新路子。

今年71岁的张艺谋,今年可谓高产,一部《我和我的家乡》成功在2020年国庆档让我们又哭又笑,一部《一秒钟》又让我们陷入沉思,而今还有一部《悬崖之上》,马上还有《坚如磐石》和《狙击手》在等。

这一年3部电影的节奏,怕是无人能敌,而且还部部是精品,让人期待值满满,俗称票房保证。

回到电影本身,讲述的是一个曾在苏联受特训的小队,执行一个叫做“乌特拉”的特殊任务。

但自从他们从跳伞降落的那一刻起,生死越来越难料。由于叛徒的出卖,他们的行动已被敌方知晓。落入敌网的小队四人,面对庞大的敌方组织,展开了一场随时可能付出生命代价的行动。

二十世纪三十年代,中国的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三省掌控于日本帝国主义政权下。

他们扶持清朝末代皇帝溥仪,成立了所谓的“满洲国”。

“乌特拉”行动,就是在伪满洲国的控制范围内开展的行动。

当时的东北,百姓生存得毫无尊严。警察厅是日本帝国主义为监视、控制、情报而存在的组织,以执勤名义而产生的劫掠、侮辱屡见不鲜。

电影选取这样的一个历史背景,为故事带去了更多的宏观意义上的情怀。

国破家亡的境遇下,“乌特拉”行动为这黑暗的大地带来光明的含义。

而行动本身的目的,是为了营救

营救一个从日本在东北建立的极其隐蔽的基地中,逃亡而出的幸存者——王子明。

就在他从基地逃出的一个月后,整个基地被日本人轰炸销毁。显然,他的身上一定隐藏有巨大的秘密。

成功营救他,就能为中国抗日事业多争取了一份希望,为以后将日本战争罪犯送上国际法庭的审判,多收集了一份罪证。

故事线索讲述到这,整个脉络渐渐清晰,联系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背景。

不难猜想到,这是基于侵华日军臭名昭著的731部队,对外称呼还是叫做“加茂部队”——是日本法西斯,在我国发动细菌战,以实行种族灭绝所成立的组织。

泯灭人性的战争阴谋下,“乌特拉”行动反而显得不那么神秘。

而这场清除黑暗的行动,小队中的每一个人,都被赋予上了伟大的意义:挽救祖国于水火。这一场注定会沾染鲜血与死亡的行动,就这样展开了。

故事的背景和框架已经搭好,接下来就等各方人物逐一登场,全靠演员的个人如何演绎故事了。

成功的人物群像戏,诠释《特工短暂而光辉的一生》

这部电影其实很简单,简单到就是在特定背景下,4位特工,1个卧底,1个叛徒,1个日伪军相互对抗的故事。

电影开篇即交代了一个宏观的时代背景下,波诡云谲暗潮汹涌,而有众实力派演员的加盟,把这出谍战好戏演绎的淋漓尽致。

最大反派就是倪大红,他所扮演的警察厅特务科高科长,专门针对抗日组织的情报收集工作,是一个高级别的日伪军。

他狠起来真让人不寒而栗啊!

历史无数次告诉我们,当“我们”之中出现了叛徒,带来的破坏往往要比“敌人”更可怕。

高科长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,阴鸷狠毒,喜怒不形于表,但执掌间翻云覆雨。

倪大红的演技,成功突破了传统谍战片中,面目狰狞喜怒无常,这种过于脸谱化的反派人物形象。他的阴狠,全部藏在看似温和实则目光凌厉的演技之下。

叛徒是雷佳音饰演的一位我党地下组织的高级别联络人,他有着长期的情报作战工作经验,掌握我党诸多秘密,可在生死之际,他反而成为了一柄插向我党动脉的匕首。

因为,他叛变了。

雷佳音用他精湛的演技,将一位贪生怕死之徒,懦弱、卑鄙的姿态演绎的栩栩如生。

叛变后的他,反而极为忠诚地服务于高科长,将“乌特拉”行动的信息供出,更说出了一个比行动本身还要有价值的情报,高科长身边有一位共党的卧底!

卧底是于和伟饰演的周乙,智商谋略同时在线的他,完美地诠释了谍战片,“悬’”这一特点。在日方控制的土地上,“乌特拉”行动小组,该如何展开营救?

在警察厅已经先察觉的情况下,这场营救,又会付出怎样的代价?不得不说,于和伟就是厉害啊,戏份不重,偏偏他的那一part相当扣人心弦。

不少人预测,他定能凭此电影斩获奖项。

于和伟的表演,隐忍又克制,以微表情致胜;包括张译,秦海璐,朱亚文的表演都是封神的。此外,还有冷血无情的李乃文和有勇无谋的余皑磊。

如此豪华的演员阵容,加上生动的故事,一颦一笑都让我们品出了不一样的味道。

“乌特拉”行动小组,4人选择牺牲小家来成就大义,战争中的爱情和亲情是如此美好。

高光人物,当属小组中特工能力最为突出的张宪臣(张译饰演)

搏斗、情报、侦查、反侦察、各项素质样样精通。

实战经验丰富的他,曾在哈尔滨这片土地上有过数年的生活经历。作为小组的领导,他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。

但就是这样一个几乎完美的特工,却成了全篇最悲情的人物。

原本,他可以逃脱的,可他却在关键时刻被戳中有软肋。

原来,张宪臣在逃脱追捕的途中,看见了自己的孩子。

他和秦海璐饰演的王郁是夫妻,两人在5年前,因任务离开哈尔滨,便把2个孩子托付给朋友,可他却在日本占领东北后,就被惨烈杀害。

这两个孩子,就此沦落街头,以乞讨为生,而正是瞥见他们的那一瞬间,张宪臣迟疑了,便被抓住了。

为什么会这样?

张宪臣夫妻为了更伟大的事业,在山河破碎、风雨飘摇之际,他们选择将生命奉献给祖国,奉献给共产主义信仰;他们舍弃的不但是自己,更是两人爱情的结晶,孩子成了他们永远不能抹去的痛。

试问,哪个父亲在看到孩子流落街头时,无动于衷?

生活存亡之际,他选择牺牲自己,保住战友兼爱人——王郁。

而王郁,这样一位优秀的特工,她曾在数次不利的情形下,用直觉与经验,完成情报的传递。面对各种套路与危机,她仍不为所动,神色始终平静。

直到听闻丈夫张宪臣落网,一直稳重的她哭泣了,而且不敢为了自保,她始终不敢回头。

为什么这些小细节如此感人?

因为你从他们身上看到了真情,看到了人性脆弱与信仰之间的拉扯。

为了完成任务,顾全大局,他们都选择放弃了小我,那片刻的犹豫和强忍的泪水,恰恰就是心底那温柔的一动。

而影片更绝的是,他真实还原了,张宪臣在特务的魔爪下,亲身经历了刀割、鞭打、电刑等酷刑的画面。

张宪臣始终闭口不放,哪怕是电刑后全身麻痹、口吐白沫。

这一段的表演,张译真的封神了,特工的悲情和软肋,被他演绎得入木三分,怪不得他一直是张艺谋钦定的男主角。

“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福祸避趋之”

战争中的爱情,同样令人感动。

小组中的另外两人,也是情侣身份,刘浩存饰演的小兰,和朱亚文饰演的楚良,他们代表年轻人在爱情中渴望和平,向往光明的梦想。

小兰,虽看似柔弱,但技艺超群,有过目不忘的本领,破译密码的重担就交在她身上。

依旧年幼天真的她,一直想象着战争胜利,祖国和平解放之后,能和恋人一起过幸福美满的生活。

可在黎明到来之前,这一梦想终究只是空谈。

他们两人在行动前没能好好地告别,便成了此生最大的遗憾。

她没有料到,这次行动中,两人最后在火车上远远地对望,竟成了最后的怀念。

“我们能等到天亮吗?”

小兰的这一问,直击内心,更是留下无限遐想。

也许新任谋女郎的演技尚待磨炼,但她的角色也确实需要这份稚嫩,恰如其分吧。

朱亚文把文人的义气和理想主义,表达得恰如其分。

他的年轻和感情用事,成为行动失败的一个关键,因为他轻信了警察厅伪装的接头人身份;而且还在无意中,将小兰的真实身份暴露给了对方,使得情况愈加危险。

可也正是因为他的书生意气,让他在面对围剿的死局时,毫不犹豫地选择自我牺牲以殿后,换来王郁的逃脱。

每一个人物的牺牲,看似顺理成章,实际上,却是因为我们心中已经被他们的信仰所感染。

张译等人饰演的特工,代表着无数奋斗在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。

根据不完全统计,近代以来,估计有2000万烈士为国捐躯,其中有名有姓的只有196万。

电影成功地塑造了这些鲜活而独立的角色,让我们得以窥见在那个历史年代里,真实存在的无数位无名英雄,舍生忘死、大义凛然的模样。

一个又一个的共产主义者,前赴后继地将热血挥洒于抗日救国的道路上。

他们有的舍弃了自己的家庭,有的放弃了家族事业和前程,甚至因此残缺了肢体、奉献了生命。他们始终坚信,虽然自己不一定能看到祖国统一,但那一定能实现

《悬崖之上》用镜头和故事的传递,让所有人都明白:或许黎明在破晓的途中耽误许久,但终将到来,祖国不会忘记!

情怀的舒予,依靠的是电影表达方式的突破

《悬崖之上》的画面运镜一流,漫天飞雪的东北大地,暗流涌动,火车上邻座可能就是敌人,哈尔滨化身特工之城,没人知道身边是敌是友。

影片一开始就基本交代了敌友关系,没有太多的悬念,更多的是探究人物的人性本身。

电影足以作为商业与文艺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。

谍战味十足的基调上,成功表现出暴力美学的色彩,不以暴力、血色为噱头来渲染;但是又能独树一帜的,将战场的厮杀和死亡作出风格化的表达。

而题材上的选取,摈弃了常见的套路,没有钢铁洪流大军,没有两军对垒的场景,而是选择了地下情报组这一条隐秘战线。

这样一来,既避开了传统谍战片带来的审美疲劳,给观众带来了期待中的那种,耳目一新的体验,再加上镜头、背景对冷的熏染。

天寒地冻的雪地,北风萧萧的哈尔滨,在黑暗之中透入出来的冷峻杀意,紧张激烈的情形已然让观众感受到了期待和刺激。

再到所有角色塑造出的群体画像里,没有神话的色彩,英雄也会受辱和死亡,在悬崖之上的行动,稍有不慎,便会落入深渊。

从敌我双方不同的布局和视角里,谍战的布局清晰的展现,而在具体的行动中,某一个节点,又会带来巨大的震撼。

而这次一的行动,代号“乌特拉:的背后,也含有特殊的意义。

直到影片的末尾,一切结束之后,在白雪皑皑的告别之中,

你知道”乌特拉“是什么意思吗?

在俄语里,它代表了黎明。

结语

影片以”乌特拉“行动展开,为何不是《黎明》而是《悬崖之上》?

因为悬崖之上,要么摔死,要么翱翔。

要么活,要么死。

革命只有两种结果,要么成功,要么失败。

为什么是《悬崖之上》?

因为特工的路就是如此,稍有不慎,粉身碎骨。

为什么是《悬崖之上》?

因为光亮最先照到的地方,在最高处,最先看到的是黎明破晓,天刚刚亮起来,最美最惊艳的地方。

我想这部剧想给我们观众传达什么?

是革命先辈们的不易,艰苦坚韧的精神。

是不能忘怀的曾经,是永远铭记并且敬重的。

建党100周年,国师这部剧挺让人有感触,也让人致敬先辈。

可以说,简单的剧本,复杂的演绎,告诉我们:正是先辈们的奉献,才换来如今幸福的生活。因为即使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,他们仍然能不屈不挠坚守信念,以特有的方式完成传递信息的任务。

最后那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的画面,太令人感动和敬佩了。

《悬崖之上》绝对口碑上乘,今年有望冲击戛纳电影节吧。

张艺谋是真的会拍东西,感谢他的回归本心。

我是紫依,欢迎关注

最新资讯

Copyright © 2008-20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