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090电影人气:332更新:2021-05-10 02:56:09
喜头悲尾套路的小品,这些年受到观众的抵制。小沈阳在综艺节目中批评过,陈佩斯当节目评委的时候也批判过。
最开始逗人笑,到最后让人哭的小品,曾几何时是很受观众认可的,但后来就显得越来越套路,越来越两张皮,也就逐渐遭到人们的唾弃。
那么,这种喜头悲尾的小品当年是如何兴盛起来的?始作俑者又是谁?
01
拿春晚小品来说,八十年代的小品都是让人大笑的,早期陈佩斯的《吃面条》和《胡椒面》几乎都没什么意义,就是为了搞笑而搞笑,因此不存在什么喜头悲尾的问题。
赵本山最早的《相亲》就是让人笑,到第二年也就是1991年的《小九老乐》,杨蕾的独白有让人哭的意思,但总体来说剧情还是让人相信,演员也不是为了让观众哭而哭,而且这段作品也是赵本山最优秀的小品之一。
九十年代小品让人哭的趋势并不十分明显,如果说那时候的典型案例,就是蔡明和郭达的小品。
1995年两人合演小品《父亲》,前面部分都是让人笑的,最后道出两个角色的实际关系之后,蔡明带着哭腔唱《父老乡亲》,最后跪到地上哭得泣不成声,谢幕时还泪流不止。
从那之后蔡明经常出演这种催人泪下的作品,最后时常要煽一把情,比较典型的包括《都是亲人》、《浪漫的事》,直到后来和潘长江合作才开始改换为“毒舌”风格。
02
黄宏从九十年代《打扑克》开始,一般都要在最后表现正能量,喊上几句口号,倒是不算煽情。他煽情始于2001年的《家有老爸》,最后说起老年人的孤单,音乐开始响起。说话慢,起音乐,洒眼泪,这也成了后来很多喜头悲尾小品的范式。黄宏后来的《足疗》、《兄弟》,都明显带有这样的痕迹。
赵本山到了后期,也开始强调意义和情感,最为突出的就是2004年的《送水工》,前面极尽搞笑之能事,到最后开始歌颂母亲。
而且到后面几年除了《不差钱》,赵本山的大部分小品都在强调意义,包括《火炬手》、《捐助》和《同桌的你》,不过算不上典型的喜头悲尾。
这种让人先哭后笑的模式在春晚舞台上接连出现,但它被放大被套路被识破被嫌弃,主要是这些年各种喜剧综艺节目导致的结果。
03
春晚受关注度再大,毕竟演员一年才出一个作品,但一季喜剧节目下来短短三个月需要十几个作品,创作上更加突出技术而不是艺术,为了笑而笑,为了哭而哭,也就在所难免。作品不够成熟,参与其中的喜剧演员越来越不吸引人,这种喜头悲尾的小品也就逐渐遭到抛弃。
不仅是观众,演员也意识到其中的不妥,小沈阳在节目中就直接提出这样的喜剧没什么价值,他也就慢慢不演小品了。
04
批判了这么半天,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喜头悲尾都毫无价值?其实也不是。评判标准只有一个,它是不是作品剧情的自然发生,人物情感的自然生发。其中的优秀小品,这些年里也许只有《你好,李焕英》。
只有十几分钟的小品太小了,它能圆满撑起“喜”字来就非常不简单,就别再为赋新词强说“悲”了。
Copyright © 2008-2020